龚璁:一位行走在山水间的诗人

中华龚氏家庙官方账号

读《留春山房集》随笔感想

龚璁:一位行走在山水间的诗人

文|中华龚氏网 龚安明
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一位诗人,他的一生虽未显赫于世,却在文学的天地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。龚璁,字玉亭,来自贵州遵义,嘉庆年间的一位进士,曾担任山东武城知县(约1840年-1855年,在益都、汶上有任职记载)。他的人生轨迹看似平凡,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平凡的情感。


严州道中望浙西诸山

在这首诗中,龚璁通过细腻的笔触,勾勒出了一幅江南山水的画卷。他以“游吴还適越”起笔,描绘了自己从吴地到越地的旅程,一路上的风景变幻,也象征着他内心的波动。诗人以“苔绕溪边径,波连屋上山”两句,生动地刻画了沿途的自然风光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溪流与蜿蜒的山路之中。而“身随一剑老,心逐片帆还”,则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。最后,“远岫穿云翠,烟萝不暇攀”一句,更是将那份对远方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遗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。


宿袁州卻寄夏远雯明府

在异乡的夜晚,诗人独自一人,在长桥之下,望着皎洁的月亮,心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。“遥落暮天迥,飘飘愧此身。”这句开头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。龚璁以“长桥今夜月,孤烛异乡人”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异乡场景,让人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孤独与无奈。而在“赠君从此去,霄汉有通津”这一句中,则体现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,尽管前路艰难,但愿彼此都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。


豫章旅寓寄家书

在这首诗中,龚璁以“为客无时了,今朝独远归”作为开篇,道出了身为游子的无奈与思念。他通过“还愁三径晚,自笑此身非”表达了对家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己的自嘲。而“酒醒乡关远,镫残晓角微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乡之情,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夜醒来,四周寂静无声的孤独感。最后,“题书频雁翼,为扫故园扉”一句,则体现了诗人对家人无限的思念与期盼。


随笔感想

龚璁的诗作,不仅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,更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。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字句背后,蕴藏着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无论是对远方的向往还是对家乡的思念,都是诗人情感的真实写照。这些诗句穿越了时空,即使是在今天读来,依旧能引起我们的共鸣。

龚璁的诗集《留春山房集》与《古诗钞》,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成就的证明,也是后人了解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。在他的笔下,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诗意的世界,这个世界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美好。


豫章旅寓寄家书

龚璁〔清代〕


为客无时了,今朝独远归。还愁三径晚,自笑此身非。

酒醒乡关远,镫残晓角微。题书频雁翼,为扫故园扉。


宿袁州却寄夏远雯明府

龚璁〔清代〕


遥落暮天迥,飘飘愧此身。长桥今夜月,孤烛异乡人。

道路同艰阻,生涯共苦辛。赠君从此去,霄汉有通津。


严州道中望浙西诸山

龚璁〔清代〕


游吴还适越,扰扰走人寰。苔绕溪边径,波连屋上山。

身随一剑老,心逐片帆还。远岫穿云翠,烟萝不暇攀。



声明提醒:未经许可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,改变原文意图,以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如需转载,请申请获得授权!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!转载请注明来源:龚氏订阅号(ID:gongshiNET);



来源:中华龚氏网 特别声明:本文为“龚姓号”作者“中华龚氏网”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文责由该作者承担,龚氏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
关于作者: 中华龚氏网

中华龚氏网总编辑办公室

为您推荐

广告位

发表评论

* 评论将经过人工审核以后才会展示

0 条评论